2025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罕见现象:地方国资平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集中出售手中房产。
贵州大诚建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11月14日挂牌转让位于重庆、江门、安顺等地的11处房产,总价格在22万至73万元之间,处置房源多处于闲置状态,保证金为6万至30万元不等。此前,四川西昌于11月6日委托拍卖公司一次性挂出144套国有产权住房,分为三个“打包套餐”:礼州中学35套经济适用房,最小面积33平方米,均价3017元/平方米;袁家山69套小区房,平均单价4997元/平方米;西城、东城40套改善房,均价5799元/平方米。上述房源产权明晰,部分带固定车位,竞拍者首付仅需二点五成,可办理75%银行按揭贷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于11月5日发布公告,将于11月21日公开拍卖福州长乐区51套市场化商品房,总价区间为44.7万至153.6万元,均价约1.1万元/平方米。更早之前,北京西城区国资旗下天恒置业集团挂牌111套房产,吉林银行挂牌逾2000套房产,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出售大连68套房产。资产类型涵盖住宅、商铺、车位等。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国企集中售房主要出于资产优化、资金回笼及政策推动三方面原因。其表示,当前国企面临资产保值增值与利税上缴压力,部分功能性国企承担稳增长任务但短期内难有盈利,需通过变现资产补充现金流。此外,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提出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盘活不同类型存量资产,亦推动了此类行为。
李宇嘉强调,国资平台出售房产属于大宗交易,须通过第三方资产交易平台或“三资”平台进行,须公告披露房源位置、起拍价、产权信息,并采用公开竞价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初始挂牌价严格依据评估价确定,不存在一上平台即打折的情况,仅在无人接拍进入二次拍卖后才可能出现价格下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市场影响,李宇嘉分析称,单个国资售房案例规模多为几十至数百套,对整体楼市格局冲击有限。但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加大,供给主体已从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扩展至实体企业、上市公司及政府平台,叠加二手挂牌量上升、价格下跌、交易周期延长,多主体供给可能产生加总效应,对局部市场形成扰动。
他建议相关部门将二手房挂牌量、法拍房、工抵房、银行直售及国资平台拍卖等纳入全口径供应统计,以准确判断供需关系。短期内,随着国资房源持续入市,局部市场供需仍将处于调整阶段,价格波动或延续,但不会改变楼市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
而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国资出售的房产提供了“捡漏”机会,但也需要谨慎评估风险。除了关注土地性质与规划用途,还需核对评估报告与房屋现状,确认交易价款支付节点,明确租赁合同处理方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国资平台处置房产的行为仍将持续。随着国有“三资”改革的深化,地方国资将加速从“土地财政”向“运营财政”转型。而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及时调整资产结构的企业,将在这场调整中占据先机。





微聊
微聊
备案:湘ICP备180194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