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水龙头,却无水可用;小区频繁爆管,“跑冒滴漏”严重?这些曾长期困扰天顶街道沐春园小区居民的用水难题,正随着湖南湘江新区二次供水设施户表改造项目的深入推进,成为历史。
今年5月,一根根崭新、银亮的自来水管,如同一条条“民生血脉”,开始在麓谷沐春园小区的肌理中延伸、扎根。
麓谷沐春园小区水改预计7月底完工。
7月16日记者探访时,小区水改项目已进入尾声。施工单位正上门为居民邱淑华家接驳水表。
“看着新管子埋下去,新水表接起来,水压稳了,水质清了,再也不用担心突然停水了!”邱淑华的笑容里,是用水烦恼消散后的轻松与满足
问题:跑冒滴漏成顽疾 老旧小区用水难
麓谷沐春园小区始建于2006年,共有374户居民。由于小区建成年代较早,供水管道老化严重,加上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居民们长期面临水压不足、水质不稳定等问题。
“以前一到用水高峰,那水压就跟闹脾气似的,水龙头里就零星滴几滴水,洗澡时热水器根本打不着火。更糟心的是,小区水管还经常爆裂,家里时不时就会停水,生活全被打乱了节奏。”家住沐春园小区8栋1单元602的邱淑华,回忆起过去的用水困境,眉头紧锁,心有余悸。
“小区最大的难题就是漏损太严重了。为了精准找到漏水点,我们专门购置了专业设备,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一到用水高峰时段,4到6楼的住户基本就没水可用,接杯漱口水都得花上半小时,居民们怨声载道。”物业经理彭煌军也满脸无奈。
学士街道云顶翠峰(锑都家园)小区同样深陷用水困境。这个建成13年的小区,设备陈旧老化,爆管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爆管,不仅导致电梯停运,还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我们小区是二次供水,水费由业委会代收,这种吃‘大锅饭’的模式,让业委会特别被动,不少居民都盼着能单独在手机上交水费。”小区业委会主任殷毅说。
破局:三方共担解难题 技术革新破困局
二次供水是指自来水经过市政管网输送至小区后,通过泵房、水箱、管道等设施再次加压供给高层用户的过程。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着设施老化、“跑冒滴漏”严重、水质隐患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湘江新区以问题为导向,大力推进城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让居民从“用水难”迈向“用水甜”。
“改革的关键在于破解资金筹措与责任划分难题。”湘江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创新采用“政府补贴30%、居民承担30%、供水企业兜底40%的三方共担模式,对改造资金缺口由供水公司兜底。
以云顶翠峰小区为例,1020户居民每户仅需自筹1200元,即可实现从“总表计量”到“一户一表”的彻底改造。
施工单位为居民家接驳水表。
在此次改造中,湘江新区还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许多小区的二次供水泵房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控水质、水压、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运维人员可迅速响应。 “以前水管爆了,要等居民投诉才知道,现在系统自动预警,抢修效率大大提高。”长沙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蝶变:水改成效渐显现 涓涓清流润民心
沐春园小区的改造是新区水改成效的缩影。如今,困扰邱淑华的水压不稳、水质不清、频繁停水已成为“过去时”。
在云顶翠峰小区的水改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盛夏烈日,熟练地加工管道配件。地下车库里,老旧锈蚀的铁管已被成卷成捆、银光闪闪的新型食品级PPR管和不锈钢管取代,预计10月底可完成改造。“看着这些光亮的新管子,就感觉离舒心用水的日子不远了!”殷毅的期待溢于言表。
云顶翠峰小区老旧锈蚀的铁管已被新管取代。
据湘江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统计,目前新区已完成桔洲新苑、麓谷明珠、汀湘十里等43个小区水改项目,惠及居民22083户;麓谷沐春园、锑都家园等8个小区的改造正在推进,涉及居民6849户。
“从‘用水难’到‘用水甜’,改变的不仅是供水质量,更是政府与群众的‘心连心’。”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二次供水改革与城市更新、绿色完整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水清、压稳、智管”的幸福家园,让每一项民生工程都真正成为直抵人心的民心工程。
◎记者:彭娟

四星经纪人/岳麓区

皇冠经纪人/岳麓区

皇冠经纪人/天心区

皇冠经纪人/岳麓区

皇冠经纪人/岳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