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农民安置小区(城中村)改造及安防提质工程,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冷暖,一头勾勒着城市发展的壮阔蓝图。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天顶街道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全力推进辖区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一幅“宜居、韧性、智慧”的社区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老旧小区:全面焕新,“里”“面”兼修暖民心
步入航天大院改造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外墙修复、屋面防水、楼梯间翻新、排水管道更换、消防通道清理、违章建筑拆除等作业。
“此次新区人居环境中心对航天小区的改造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民生工程,涵盖道路修缮、排水系统升级、屋面防水、增设非机动车位、配建消防安防设施、完善便民设施及环境整治等,旨在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天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忻介绍道。
目前,航天小区改造已完成总进度的90%,预计8月全面竣工。精心修缮过的外立面不仅提升了“颜值”,屋面防水翻新也解决了顶楼漏水的痛点,楼梯间的翻新更是打破了小区老破小的形象,整治绿化环境后的小区公园更适合老小居民的生活休闲,室外照明设施的焕然一新,点亮了居民,尤其是老人盛夏夜晚的安心漫步,无障碍和适老设施改造让出行更方便。
航天小区外立面修缮完成。
“这次改造真是改到了心坎上!楼梯扶手翻新了,楼道灯也亮了。现在上下楼既安全又方便,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居民魏蓉丽的喜悦溢于言表。
安置小区(城中村):破茧蝶变,安全宜居双提升
八家湾小区和下柏家塘安置小区都是天顶街道“60号令”拆迁的安置小区,建设年代较久,户数较多,小区环境一直属于居民“自管”的状态。
对此,街道针对性开启了重点聚焦在消防、监控、照明、道路等民生关键领域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让小区基础设施实现系统性升级,新增微型消防站、布设智慧监控、改造照明路网与交通设施。
改的是环境,暖的是民心。两个安置小区的出租房密集,大多安装了全封闭式防盗窗,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成为阻碍逃生的“铁笼”。
对此,街道和社区特别改造了防盗窗逃生通道,提高小区安全指数;还联合施工单位反复入户沟通,耐心讲解安全隐患,在保留防盗功能的基础上,创新性改造出符合消防规范的“开窗式贴面防盗网”,确保紧急逃生通道畅通。
下柏家塘安置小区防盗窗逃生口改造。
“以前就想过改造,但自己弄怕不安全。现在改造好了,遇到紧急情况能第一时间逃生,人身安全问题有保障咯。”下柏家塘安置小区二楼住户杨布锋看着新装好的逃生窗很是满意。截至目前,两个小区共完成近3000樘防盗网逃生口改造。
安防提质:织密安全网,点亮“归家路”
在天顶街道,“华丽变身”的小区还包括黄荆小区、阳荷塘小区、尖山安置小区,它们正通过安防提质改造,迎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性升级。
针对过去设施老化、管理薄弱导致的痛点,特别是人车混行、夜间照明不足等问题,天顶街道在行车路段增设隔离墩,居民楼下安装防护栏,有效规范通行秩序;小区内加装路灯,驱散夜间出行顾虑;集中整改电线乱搭问题,消除视觉杂乱与潜在风险。
改造带来的“幸福升级”让居民感触颇深,黄荆安置小区居民张嘉冰感慨道:“小区建成早,配套跟不上,‘脏乱差’是大家的心病。改造后环境大变样,住得既舒心又满意!”
随着一项项改造工程的落地见效,天顶街道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让“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景在家门口加速变为现实,居民们满意的笑容和由衷的赞誉,是对这项惠民工程最有力的肯定,天顶街道将持续发力,精雕细琢,为居民打造更安全、更舒适、更美好的幸福家园。
◎记者:邓乐 通讯员 刘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