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维修关系到400多户居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全程参与了监督,接下来的验收环节更要严格把关。”
……
7月8日一大早,梅溪湖街道润龙社区家和苑小区业委会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监督委员会代表、小区党支部委员以及施工方负责人齐聚一堂,正就小区外墙维修工程的收尾工作进行深入讨论。
这是润龙社区推行“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会议桌上,摊开着详细的施工图纸和维修清单,与会人员逐项核对工程进度,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一场关乎小区品质提升的“收官之战”正有序展开。
润龙社区这个由8个村拆迁安置组成的农安型社区,经过多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深耕细作,已蜕变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长沙市文明社区标杆,集体资产结余1800多万元,居民满意度连续八年位居街道榜首。
这个社区究竟藏着怎样的“治理密码”?
家兴苑小区第一批不动产权证书发放仪式。
业委会主任的“铁脚板”
2024年7月,家和苑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段钟丽高票当选业委会主任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小区外墙渗水顽疾——400多户居民常年受到外墙渗水的困扰,居民投诉率高达每月20余起。
“不能再让居民每天提心吊胆了!”段钟丽带着业委会成员,用3个月时间走访了400多户家庭,建立起“一户一档”的渗水台账,详细记录了每户的渗水情况、维修建议等信息。在社区党总支协调下,她推动“启用集体资产100万元维修外墙渗水”的决定,先后经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并顺利完成招投标程序。短短几个月时间,800余处渗水点被逐步攻克,投诉量骤降90%。
更让居民点赞的是“家门口的智慧健身房”。2023年,时任业委会委员的段钟丽在网格议事会上听到青年居民抱怨“健身难”,立即联合社区、物业和第三方企业,用1个月时间将架空层改造成智慧健身房。如今,这里日均接待居民100人次,成为社区最热闹的公共空间之一。
“业委会不是‘二房东’,而是居民需求的‘翻译官’。”段钟丽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居民诉求:从拆除地下车库违章搭建,到为居民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再到各楼栋单元门厅的全面改造……近年来,业委会累计推动完成数十项民生工程,居民满意度从62%提升至98%。
资产管理小组的“透明账”
“320万元公共收益红包发放那天,居民领到钱的笑脸,我永远忘不了。”家和苑第二党支部书记兼集体资产门面运营小组组长陈灿回忆起2023年的场景仍激动不已。这笔钱来自社区1.85万平方米商业铺面的租金收入,而早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烂尾资产”。
2021年,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资产管理小组,创新“三账三审”工作法:业主监督委员会初审集体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社区发展规划与民主程序;社区和居务监督委员会复审流程完整性,对5万元以下支出复核通过后执行,5万元以上大额支出严格执行集体资产财务相关规定;街道职能部门则从宏观政策和财务制度层面终审支出必要性。
“每一分钱都要经得起‘阳光暴晒’。”陈灿告诉记者,资产管理小组就相当于“房东”,既要当好资产的“守门人”,确保每一分收益颗粒归仓;更要做好租户的“贴心管家”,从漏水维修到政策咨询,让租户经营顺心。
在以陈灿为首的资产管理小组的努力下,2024年,商铺租金收缴率从80%提升至90%,集体资产年收益达963万元。业委会用集体资产新增了高清监控、电动车棚,建设了美丽门庭,更换了消防设施,优化了绿植。更让居民安心的是“快速响应机制”——公共设施损坏24小时内修复,费用从集体资产专户支付。
“过去担心‘钱被贪’,现在盼着‘分红日’。”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集体资产管理的成效。2016年至今集体资金结余近1800万元,而“用之于民”的内涵使其真正成为居民的“幸福靠山”。
志愿者队伍里的“热心肠”
“肖姨,这次外墙修缮的专项资金使用方案,还得请您帮着把把关!”这个夏天,社区志愿者肖爱梅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这位有着49年党龄的老党员,虽已年近七旬,却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务为街坊遮风挡雨。
2017年,社区组建居务监督委员会时,邻居们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位“行走的民情日记”——谁家老人需要照料、哪处设施亟待维修,肖爱梅的笔记本里记得清清楚楚。
“组织选我当监督委员,是信任更是责任。”她摸着胸前的党徽目光灼灼,“党员就该做群众眼睛的延伸,让每分钱都晒在阳光下。”如今,经她审核的社区账目已累计超过2000万元,从未出现一笔差错。
党员的能量远不止于此。在社区党总支统筹下,家和苑小区97名党员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他们化身为“暖心使者”,从关爱孤寡老人的日常起居,到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到耐心调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让温暖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流淌。
邻长陈伟玲正在指导孩童修复书籍。
润龙社区的蜕变,源于“一核五元”共建机制的探索。社区党总支书记黄茜介绍,通过“片长-组长-邻长”网格架构,推选206名邻长覆盖8个片区,联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形成“党建+网格”治理闭环。“党建引领不是‘挂牌子’,而是‘钉钉子’。只有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到群众中,才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黄茜说。
如今,润龙社区的集体花园里,党建文化广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居民笑脸;智慧健身房内,青年们挥洒汗水;老年大学里,银发族学习新技能……这个曾经的“问题社区”,正以党建为笔,绘就一幅幸福画卷。
记者:彭娟
更多长沙梅溪湖租房,请登录象盒找房长沙站查看。

/
